《富春山居图》在浙博“画印重逢”
一枚宝贵的画印重逢田黄石印章,见证了国宝级名画《富春山居图》的富春一段传奇阅历。2日黄昏,山居一场简略的画印重逢捐献典礼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举办,从前加盖在《富春山居图》(剩山图)上的富春这枚“铭心绝品”田黄印能与原画重逢了。
《富春山居图》是山居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著作,描绘的画印重逢是浙江富春江上的风光,是富春我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。在清朝初年,山居它遭受火劫,画印重逢烧成两段,富春也便是山居现在保藏在浙江省博物馆的《剩山图》和保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《无用师卷》。《无用师卷》在清乾隆年间进入宫殿,画印重逢而《剩山图》一直在民间撒播,富春最终被绘画大师、山居书画鉴赏我们吴湖帆识出了它的真容。他用祖传的青铜器换来了《剩山图》,装裱题跋之后,在它的右上方盖上了“铭心绝品”印。
“铭心绝品”印是吴湖帆的老友、篆刻大师陈巨来所刻。它的长宽高均在2厘米左右,分量近16克。我国美术学院副院长、书法篆刻家沈浩说,它表现了陈巨来工稳高雅的治印风格。就此印而言,田黄石是极端宝贵的印石,刻者和用者均为一代大师,又盖在名画之上,可称得上“印人、印石、印艺”三绝。吴湖帆保藏丰厚,沈浩发现,他只在14幅藏品中加盖过这枚印章,其间包含宋高宗赵构、文徵明、唐寅、董其昌等人的书画著作。
《剩山图》因尚留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得名,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,萧散恬淡的诗意。1956年,吴湖帆在沙孟海等人的争取下,将其出让给浙江省博物馆,成为后者的一件镇馆之宝。沙孟海是西泠印社第四任社长,而此次捐献印章,让画印重逢的,也是西泠印社社员、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总经理陆镜清。他表明,这枚印章在其时曾为《剩山图》的撒播画上了一个重重的句号,将它捐献给浙博,让画印重逢,也是期望大众更好地了解名画撒播的前史,感触先贤的文明情怀,让艺术品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。
。
(责任编辑:百科)